top of page

炸醬麵 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

  • bawan huang
  • Dec 24, 2020
  • 2 min read

Updated: Feb 24, 2021



/

炸醬” 是源自於山東,以寬油炒醬,放涼沉澱后比重輕的油會浮在比重重一點的醬上頭,看起來像是油炸的醬。


/

炸醬在中國北方很常見,山東、東北、陝西、港粵、台灣、韓國都有不同的做法,不管是哪個地方的炸醬,都是用豆發酵做成的醬為基底,再搭配不同比例的其他醬做成的,然而黃豆發酵的醬常見的就有黃豆醬(黃豆)、大醬(黃豆+小麥)、黃醬(黃豆+小麥)、乾黃醬(黃豆+小麥)等等,所以“炸醬” 各地口味、醬料調配比例并沒有一定的標準,相同的是大家都是“油炸醬”。


/

題外話炸醬英語翻譯一下,之前查了有fired sause和soy bean paste兩種,但是以上兩種説法都缺了一點,一個説明做法、一個説明材料,幾番思量我還是用了材料的這個翻譯(可能也沒人在意哈哈哈哈喜歡在小地方上較真啊)。


/

葷食版的炸醬一般會使用帶肥肉的五花肉、奶蛋素的版本會用炒鷄蛋代替豬肉做成鷄蛋醬。今天做的是東北版本的炸醬,用了大醬做主要基底醬,加了黃豆醬和甜麵醬增加風味,肉的部分也用脂肪較少的豬肩肉代替五花肉。做好放涼後,可以用保鮮盒(炸醬味道較重,用玻璃材質的保鮮盒比較好不會沾味道)放冰箱冷藏存放,拌麵、拌燙青菜都很好用。




材料 Ingredients


豬肩肉 1盒 / 900g

1把 / 100g

植物油 100ml


醬料

大醬 ½ / 90g

黃豆醬 70g

甜麵醬 ¼ 包 / 45g

黃酒 ¼ 瓶 / 125ml


做法 Method


將大醬、黃豆醬和甜麵醬放進大盆中,用料理用黃酒調稀;

*如果沒有黃酒可以用紹興酒代替,但是不要用白酒、米酒代替,味道衝突;

**調稀的行話叫“澥”


豬肉切 1X1cm的小丁、葱切小珠


鍋中放油加熱,油溫大概70°C時候放入豬肉,中小火煸炒豬肉;


將豬肉水分炒乾後,加入 的葱;

*判斷方式:鍋裏的油變乾净


炒出葱香味後,加入醬汁;

*記得要一直翻動以免粘鍋底


炸醬開始變濃稠時,再加入 的葱;


中小火再咕嘟15分鐘後,加入最後的葱,攪拌均匀後熱個3分鐘就可以關火放涼。


/

今天炸醬麵因爲家裏吃就沒那麽講究,菜碼就是冰箱有什麽切什麽,有白菜、黃瓜、芹菜和紅蘿蔔焯水后放涼。

*一般北京炸醬麵的菜碼會青豆、香椿芽、韭菜、芹菜、萵筍、蒜瓣、豆芽、黃瓜、豇豆、水蘿蔔等七到八樣時令蔬菜當菜碼

**炸醬麵條煮麵小提醒:麵條煮熟後要過一下涼開水,去麵條上的粘膜,但是稍微揦一揦後就可以撈出來,麵條還維持溫熱比較好吃哦!




Comments


Post: Blog2_Post

追蹤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LinkedIn

©2020 by Housewife's notebook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